4月22日,由山西省总工会组织的“走近最美劳动者”记者行采访活动在太原启动,来自17家中央及省城媒体的20多名记者走近全省各地奋战在一线的劳动者,采访他们的感人事迹,展示他们的突出业绩。
4月25日上午,采访团采访了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岩土公司副总经理、高级工程师郝卫国,了解他为我省岩土行业发展呕心沥血、攻坚克难的感人故事。
郝卫国1967年出生,1991年从太原工业大学毕业后进入山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,2002年调入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。同年,该院组建成立岩土公司,35岁的郝卫国担任了岩土公司的主任工程师、副总经理,在人员少、资金短缺的艰难状况下,踏入我国刚刚起步的采空区治理施工这个新型行业。
2003年,正是山西高速公路建设全面开工时期,郝卫国担任了岩土公司第一个采空区治理工程——汾离高速采空区项目负责人。项目位于前不着村、后不着店的荒山野岭中,巨厚覆盖层下有超厚层卵石底层,钻挖机难以钻进,工作迟迟难以进展……面对此状况,郝卫国提出一个口号:凡是山羊能上去的地方,我们的钻机就能上去!
为攻克难关,郝卫国组织技术人员讨论方案,带领机组人员反复试验,还请来中科院钻探工艺研究所专家,最终创造性地提出了采用正反丝连接注浆管的施工方法,降低了施工成本;此后,该项目部编制的全套施工表格,成为行业通用的标准表格。
一天夜里12点多,郝卫国在工地上打电话和技术组人员沟通施工问题时,不慎失足掉入15米深的涵洞中。“幸好涵洞里是刚挖松的土,要不后果不堪设想!”郝卫国的搭档、岩土公司总经理武军说,此事发生后,受了轻伤的郝卫国仍不肯休息,而是继续在工地上忙碌。
就在最忙碌的2003年,郝卫国的家庭也遭遇了巨大的考验:妻子在职读研,孩子刚读小学身体不适,岳母则常常生病……郝卫国忙于工作无法脱身,只好把家庭重担推给妻子一人承担。当年年底,岳母去世了,妻子也在忙碌中患上严重的失眠症。每当提起这些事,郝卫国就自责不已。
经过十余年发展,岩土公司的业务从最初的高速公路采空区治理施工拓展到城建、国土资源、矿产、轨道交通及铁路等领域。2012年,公司凭借实力争取到山西省两个重点工程项目,即太原地铁勘察项目和阳泉百度云计算中心项目。
百度项目位于阳泉山区,包括土方开挖、边坡支护、强夯、钻孔、注浆、桩基施工等内容。施工处地层极为复杂:巨厚层填土松散易塌,含有大量漂石,局部有上层滞水,泥岩中含铁质结核……面对时间紧、任务重、内容多的难题,郝卫国24小时守在工地上,和经验丰富的机长、工人、旋挖钻机厂家技术人员反复试验,改进钻探工艺,进行技术革新,最终使项目如期圆满完成。
“他一年有10个月以上的时间在工地上,每天只睡3个小时,长期生活不规律,他患上了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多种疾病,每天都得吃药,可就是不肯下‘火线’。”武军说,每次吃饭前,郝卫国都会惦记着是否吃药,周围的人无不感动。
太原市地铁勘察项目共分5个标段,中标单位只有山西交科岩土公司一家为省级单位,其余的全是“中”字头的国企,“这是我们在地铁领域的第一个项目,山西因煤储量丰富,采空区面积较大,项目难度较大。”作为项目负责人的郝卫国不敢有丝毫松懈,他像往常一样,日复一日奔忙在地铁勘察项目上,目前项目已完成初勘。郝卫国说,地铁项目事关民生,他一定要带领团队攻坚克难,让太原地铁早日畅通运行,服务省城百姓。 www.dzhlhx.com